掃一掃關注
智優營家微信公眾號!
您貼身的
網絡運營管家
來源:智優營家 發布日期:2020-02-21 關注:1808
過去,我們常認為人類是理性動物。但今日的種種大聲宣布:我們并非如自己所想的那樣。事實上,更精確的稱呼是“會為自己辯護的動物”。懷疑論者常常陷入如下迷惑:當一個主流觀點被富有理性的證據證偽時,一些團體會牢牢堅持過往以來的錯誤;另一些接受新觀點的人既不會虛心請教原因,也不會表示知曉真理的謝意,更不會坦言自己的無知。
為什么人們更樂于為錯誤的信念、行為、規范辯解,而不是吐故納新?能明白自家孩子的自閉癥不是因為打疫苗引起,對父母來說不是件好事么?
作為懷疑主義者,我們終日面對心理學家所稱的“對科學的動機性排斥”。讓我們從全球變暖的例子中來理解這個術語。我們很容易以為,那些否認氣候變暖的人不論是在教育程度還是見識水平上都遠遜于學富五車的科學家。但這種假設并沒有那么簡單。
史蒂夫·萊萬多夫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和克勞斯·奧博拉爾(Klaus Oberauer)在《心理科學》上發文稱,一個人對全球變暖的態度與其科學知識水平、計算能力和教育程度都無關,卻與政治傾向有關。當一個自由主義者具有較豐富的科學常識和較高的教育水平,他對氣候變暖、接種疫苗的接受度更高,對科學的信賴也更高;但一個保守主義者卻恰恰相反,學識和見識越深,他對上述問題的接受度越低。這就是動機性認知(motivated cognition):人們會激烈地反對一切威脅到其核心世界觀的發現。研究者目前發現,右派對科學發現的排斥比左派更加普遍;然而由認知機制所驅使的對科學的排斥則與政治傾向無關。
換句話說,真正與此有關聯的是某個科學發現的內容。不論你的世界觀是左是右,當謬論在你的陣營中甚囂塵上時,你都會被誘導進而放棄懷疑精神。
你在注冊賬號/參加活動的時候,會讓你填寫一位朋友的聯系方式,你會怎么做?
你肯定會想“我不會出賣我朋友的隱私”,之后的行為就是取消正在進行的動作并離開。
但是,如果給這個行為結果加上一個獎勵,比如:填寫一位朋友的聯系方式獎勵20元,你會不會填寫呢?這時候可能有的人就會去填寫。
因為你會想:不就一個聯系方式嗎,沒多大關系,而且人家是知名公司的產品,不會出現泄漏隱私的風險。
我來解釋下上面的情況,沒有獎勵20元的情況,不屬于認知失調,頂多算是一個新的認知(填寫朋友聯系方式),雖然和已知的認知有沖突,但還沒有造成失調的狀態,因為你不假思索的就做出了決策。
而加入了獎勵的情況就出現了失調,即不協調。
這時候你心里會很不舒服,但由于獎勵在你也想著能夠拿到獎勵,所以,心里面就會很不舒服。
為了解決這種不舒服,你就會試圖去找一個方法(改變其中一個認知)讓自己的行為結果對心理造成的影響稍微平衡些。
這就是認知失調,我說的比較通俗。
認知失調由費斯汀格提出,用簡單直接話來講就是:個體由兩個或者多個以上相關且不一致的認知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覺。
記住,這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心理活動。
你甚至可以把減少認知失調的行為當作人們的自我安慰方式。
01
認知:指人意識到的一切,包括自己或者自己之外的事物的行為、特征、心理狀態等,可以是信仰、事實、見解。
如果某個事物是存在的,但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就不算是一種認知,認知一定是要我們意識到的。
如果有兩種及以上的認知無外乎有三種情況:一致的、不一致的、不相關的。
當兩種及以上的認知出現不一致且具有相關性才會導致認知上的失調。
如“吃甜食容易發胖”和“喜歡吃甜食”。
“吃甜食容易發胖”是公認的認知
“喜歡吃甜食”是個人的行為
“甜食”是相關性
個人的行為和公認的認知發生了沖突就是不一致。
以上的條件就會造成認知失調,讓我們心里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比如焦慮、煩躁等。
這時候我們就會去讓心里稍微好受些,比如:自我安慰,或者找一些關于吃甜食的文章,告訴你如何吃甜食不胖。當你看了這些文章后就會相信它,即通過改變某一個認知來平衡認知的狀態。
這里的“某一個認知”就是“吃甜食容易發胖”,你通過一種途徑找到了相關證據來證明吃甜食只要克制,也并不一定都能發胖,這就改變了你對“吃甜食容易發胖”這個公認的認知的看法。
02
認知失調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公開的壓力越大,失調趨勢就越弱,就如同我開篇說的填寫朋友聯系方式的例子。
“有獎勵”屬于公開,即外部環境。
這個獎勵行為越大,對于用戶而言認知失調的程度就會越小,當你給200元,甚至2000元的時候,基本可以忽略這種失調,因為可能很多人都會不經過這個心理過程,而直接選擇填寫朋友的聯系方式。既如此,那就不存在失調一說。
“無獎勵”不能算是一種公開,因為它是零,但如果我們把“獎勵”設置成20元和200元的時候,面對20元獎勵的用戶認知失調就會比200元用戶嚴重很多,因為他們需要尋找更多的方法來調整內心的狀態以達到平衡。
減少認知失調的方法有三種:改變我們的行為、改變其中一個認知、加入新的認知
上訴的例子中,用戶減少認知失調的方法就是采取改變其中一個認知,來達到平衡。
比如,大家都知道烏鴉是黑的,如果你見到一只白色的烏鴉,這時候認知必然失調,你就開始焦慮,各種心理活動開始出現。
為了減少這種焦慮,你要么壓根不相信你見到的是一只白色的烏鴉,你騙自己說它是一只白色的鴿子(改變行為:拒絕新認知);要么你就會到處找證據,來證明這個世界上是有白色烏鴉這一客觀事實的存在的(加入新的認知從而顛覆之前的認知)。
03
人們總是會喜歡接受自己認知體系內的信息,但凡在自己認知體系之外的信息要么是新的認知,要么這個認知是和體系內已存認知相矛盾的,面對矛盾的認知這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是一種排斥的心理狀態;會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去不相信矛盾的認知。
費斯汀格說:“人是理由化動物,沒有那么多想使自己正確的動機,反而有相信自己正確的動機。”
簡單點說就是,人們不會去想著通過“活到老學到老”的方式來讓自己變得很厲害,反而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說法;
人際交往中也是一樣,我們身邊會經常看到與人發生沖突的事情。
首先,在我們內心中我們肯定相信自己是善良的(你總不會覺得自己是個惡人),當我們與對方發生爭執或沖突時,就會產生認知失調——我是善良的vs與對方的沖突。
與對方沖突就是不善良或不友好的表現,這時候為了平衡失調,通常情況下我們會選擇保護自己的自尊(人性的弱點:自私),將責任推給別人或者說責怪別人的不是,很少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這里我們減少認知失調所采取的方法就是改變行為。
托爾斯泰說: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因為比人對我們好而喜歡他,而是因為我們對別人好。”這話沒毛病的,你要想別人對你好,首先要取決于你對別人的態度如何。
所以,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陷入認知失調的狀態,并大多數情況會進行自我調適。
04
朋友圈出現裂變海報的運營行為已經打破了用戶對廣告的認知,人們對廣告的認知無外乎電梯、戶外、彈窗、電視等媒體,但裂變海報卻還是頭一次見。
包括以前的廣告形式可能僅限于媒體、電視、廣告牌這種無法互動的形式,但現在有彈窗等形式可以形成互動,我相信,當第一個彈窗廣告誕生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會嘗試著去點擊的。
所以,認知失調在廣告中可以造成一種新鮮感,引起用戶的好奇心。
但也僅限于一定的周期內,新認知加入后必然會和原認知融合,存在于已有的認知體系中,對用戶而言吸引力就不再巨大。
比如:你安排一項任務給x員工,但在x員工的內心他是拒絕的,即他的態度與任務存在了矛盾,若多次這樣,就有可能造成員工負面情緒甚至引發離職。